深度推荐 每周一文丨真正的家底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08-08 19:50:23 点击量:

徐海东在延安的照片

肖林与王敏卿夫妇合影

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师史馆里保存的银元。资料图片

       家底,是一个家庭经济实力和生活状况的体现。家底厚实,说明这个家庭有经济实力,日子过得殷实舒适。下面几则故事告诉我们:家底一旦与党和人民事业相联系,就能折射出共产党员、革命军人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,闪耀出崇高的人格魅力;同时还告诉我们,共产党人真正的“家底”不是金钱银元,而是崇高的信仰、无私的精神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

  一

  历史文献片《回望延安》讲述了一则“毛泽东借钱的故事”。1935年冬,刚到陕北的中央红军衣衫褴褛、缺吃少穿。红军刚刚历尽千难万险,又时值大雪纷飞的寒冬,部队没有过冬的棉衣,面临着饥寒交迫的困境。此刻,毛泽东想到了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,便写信向他借钱。

  在四路长征红军当中,徐海东、吴焕先率领的红二十五军,率先结束了艰苦卓绝的征程,先期到达陕北,巩固和发展了陕北根据地。这不仅使中央红军有了立足之地,而且为陕北红军支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创造了条件。而毛泽东之所以用“借”的方式,是因为他深知,刚刚合编不久的红十五军团同样拮据。

  中央红军负责后勤工作的同志找到徐海东,送来了毛泽东的借条。徐海东接到毛泽东的信后,没有半点犹豫,坚定地对后勤的同志说:“毛主席写信来借钱,说明党中央比我们更困难。我们哪怕不吃不喝、挨饿受冻,也要支援中央!”其实,当时的徐海东部家底并不厚实,仅有七千块大洋,人吃马喂也维持不了多久。他马上指示财务人员拿出五千块大洋,送出其家底的三分之二还要多。

  若干年后,毛泽东对此事仍旧念念不忘,称赞说:“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,多亏了海东同志借给我的五千块大洋,那可是为革命帮了大忙啊!”

  自己的家底并不厚实,还在关键时刻拿出来送给中央,足见徐海东的党性有多么坚定、对革命事业有多么忠诚。徐海东自参加革命后,从北伐到抗日,身经百战,全身有17处弹痕;他在战争中先后失去66位亲人。在斗争中,徐海东铸就了对党高度忠诚的品格。

  古人曰:“人之忠也,犹鱼之有渊。”忠诚是人们心中的至德,更是共产党人心中的信仰、力量的源泉。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,人民军队由弱到强,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。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,坚定不移听党话、跟党走,对党忠诚一辈子。

  二

 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里,收藏着三块银元,看上去与其他银元没有什么不同。然而,这三块银元却是国家一级文物。

  1941年,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,为打破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,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指派肖林“下海”,开展经济活动为党筹措经费。

  肖林,原名肖本仁,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“肖林”是他常用的笔名。接受组织交给的任务后,肖林意识到地下经济工作的重要性,须臾不敢懈怠。1941年4月,肖林与妻子王敏卿一同回到江津,开办“恒源字号”商行。肖林夫妇起早贪黑,辛苦经营,生意越做越大。后来,肖林又遵照党组织的指示,将业务向上海转移,成立了华益贸易公司。

  肖林挣来的资金,为党组织提供了重要经济支持,只要接到上级指示,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提供经费。他的原则是“组织上什么时候需要,就什么时候给;要多少就给多少。即使不够,想方设法也要凑足,绝不能误事”。

  肖林凭着卓越的才能为党筹集了巨额经费,有力地支持了革命事业,而他自己和家人却不肯花公家一分钱。肖林的妻子王敏卿曾说:“我们什么样的钱没见过?……但那都是党的财产,一分一厘也不能挪用的。”

  新中国成立后,华益贸易公司完成历史使命宣布撤销,一次性向中央上交资金。肖林将公司资金如数上交,自己仅请求留下三块银元作为他们夫妇从事地下经济工作的纪念。1997年,肖林又将他珍藏了40多年的银元捐献给了博物馆。

  在现实生活中,如何对待金钱是衡量一个人境界和人品的试金石,有的人为了富贵,不择手段聚财敛财,不惜出卖人格良心、党性原则;有的人看淡金钱利禄,视富贵如浮云,他们追求的理想信仰和高尚情操,比金钱贵重千百倍。肖林为党创造了那么多的财富,积攒了那么雄厚的家底,自己却不贪分文。“三块银元”胜过厚重的教科书,教会我们看淡金钱、追求崇高,厚植共产党人的“精神家底”。

  三

  在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师史馆里,保存着一批特殊的家底——从革命战争年代留存下来的2930块银元。年代久远,银元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华,但其中所蕴含的革命传统却穿过岁月,发出耀眼的光彩。

  1932年,延川的红军在一次战斗中缴获了敌人物资,给每名干部发了一块银元零用,可大家谁也不舍得花,都悄悄地收藏起来。后来,一次战斗结束后,得知部队购买急需药品的资金不足,大家纷纷从怀里掏出带有体温的银元交给组织。打那时起,部队就把节省一块银元作为光荣传统传承了下来。

  1949年,在解放兰州的战役中,该师某团四连英勇作战,攻下兰州后,全连仅剩4人。战斗结束后,团里将缴获的100枚银元分给新组建的四连。这些资产对于连队组建十分重要,但大家一致表示:“银元要留到最需要的时候用!”这批银元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。

  后来,这支部队到甘南剿匪,四连多次打先锋,伤亡过半,其他连队又不约而同地将节省下来的银元送给四连,支持他们恢复重建。因为银元数量越来越多,连长将这些攒下来的银元交给了上级组织,受到财务部门重视并单独存放。

  “家底”就这样代代相传。不论在高原雪山跋山涉水,还是遇到严寒、饥饿等各种困难,该部官兵始终没有动用这些银元。师部历经10余次换防,坚持把一块块银元节省保存下来,银元的数量逐渐增加到了2930块,后与其他物资一起运到新疆。

  2930块银元是红军师宝贵的“家底”,折射出的是一代一代官兵勤俭节约的“家风”、不贪不占的“家规”。如今,新兵入伍第一课,便是到师史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;老兵退伍离队前,也要到师史馆接受最后一次教育。那2930块银元串起昨天、今天和明天,让每一名官兵感悟到信仰的力量、奋斗的艰辛、战友的情谊,接受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熏陶。(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)

版权所有:中共滨州市沾化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滨州市沾化区监察委员会
地址: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金海五路166号 邮编:256800 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19030284号-1